五九文学网

五九文学网>锦衣为王 > 第367部分(第1页)

第367部分(第1页)

再一个,便是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了。

李文忠是太祖高皇帝义子亲外甥,那又如何?大都督府哪怕就是在这样的亲近关系到不能再亲信的大臣手中,高皇帝仍然不能放心。

权力太大,就算有文官的兵部制约,但在国初时候,全国都司都归大都督府管辖,都司和卫所有自己的后勤保障能力,有武库,日常管理和训练都归大都督府管制,虽然调兵发符是兵部的事,但兵权久久在手,谁敢保不萌异志?

大都督府执掌的是全部兵权,威权太高,谁能保底下的都督、同知、佥事都督们不被大都督压制收买?等经营日久,盘根错节,恐怕就真的势大难制了。

有这种顾忌,大都督府是无论如何不能重开的,有此风声,皇帝自然也不敢安然。如果张佳木果有此志,就是君臣破脸的时候到了。

还好,这阵子已经明显可以看出来,张佳木退让再退让,却不避风险,亲自在改革官制与军制。

两件事,都是要得罪大批人的苦差事。

如果是一个有异志的权臣,在打跨曹家之后,应该暂离漩涡中心,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,造势养望,等时机成熟,一举成功。

这自然也是皇帝最为担心的,但现在看来,张佳木不仅没有异志,而且敢为天下先的气势颇强,这阵子时间,得罪的文官不少,武官更多,皇帝思想起来,自己都觉得惭愧的很了。

此时召入左顺门内议事,天冷风大,好在名虽为门,但与殿阁形式相差不多,在左右摆上铜盆取暖,室内温暖,君臣议事也就格外从容了。

“给张佳木上碗茶。”

等张佳木行了一跪一叩的礼之后,从容起身,皇帝便下令,赐座,接着便是上茶。

这原本德尊齿高的老臣,而且是皇帝称先生不名的内阁大臣才偶然有的礼遇,最近在张佳木身上却是成了正常的恩赐,这大半年来,他辛苦办事,筚路蓝缕的改革创新官制,一切为了什么,皇帝心中也是清楚的很,这般待他,自也是有一种酬庸的意思在里头了。

“厢军究竟何时可以成军?”

一坐定,皇帝劈头就问。

事关他自己的陵寝大事,果然皇帝把这件事放在头里,不敢放松。向来陵工也是第一大事,办好了,一定有重赏,办坏了,惩罚和兴军差不多,很有可能是会掉脑袋的大事。

“快了。”张佳木微微一笑,从容答道:“名目有了,印、旗、符都下发了,前一阵子,刘勇想调一百人,火票都发不出去,什么都没有啊。现在名目是齐了,人头也足,京师厢军,总数当在二十万人以上。去掉巡防衙门的几万,再有辎重营、工兵、管库的库兵等,剩下的专管工程的工程兵里头,还有要演练修路搭桥的人手,就算这样,也有三万以上,可以专责以陵工。”

以往皇帝修陵或是大工,都是临时抽调,或是调河南班军,或是山东班军,期限以半年或一年,工期到了再换人。

耽搁时间,但又不能把人用的太狠,而且上手也要有熟悉的过程,所以格外误事。

以张佳木的规划来说,就是有几万人当兵吃粮,平时打熬力气,由文思院的工匠日常教导,学的就是泥水瓦匠的活计,但又算军人,不需世袭,不怕把自己全家都带成黑不见天日的匠户,所以报名的很不少,三万人的额子吃的饷和以前京营兵也差不离,自然是人人踊跃,报名者众多。

当时军饷来说,只要发足了也并不低,京营兵虽不优厚,但也不薄,虽不能和边军一人当兵全家不愁吃喝相比,但吃了这粮饷,一家的光景就好过许多,也是实情。

所以张佳木极有把握,向着皇帝保证道:“天顺四年,一定可以把皇上的万年吉地修好,到时请简派大臣和工部人员去验收,如果有不妥之处,治臣的罪好了。”

他很少大包大揽的说话,这般一说,皇帝心中极是欢喜,当下眉开眼笑,向着张佳木夸道:“你办事,我放心!”

“皇上过奖了。”

“颇有些人,在我跟前念叨,说是叫一群工匠当了官,实在有辱斯文。”皇帝突然大发感慨,向着张佳木道:“你和我说过,向来变法之难,就在于人心守旧。我当时便反问他们,匠人虽不读书,但勾股描线,读书人可能?天底下学问如江河小溪,奔流不止,一起汇入大海方成大道,岂能抱残守缺,除了书本就没有别的学问了?要是真这么想,就还是读书不多,学问不纯,且回去再好生读十年书再说……”皇帝说的眉飞色舞,其实这一套理论倒是张佳木平时说的多,皇帝自己记了下来,这会子用来批驳腐儒,当然十分痛快,皇帝自己也是大为得意。

当下喝了口茶,又继续道:“文思院之事,当然是要准,而且,要抓紧,训练工匠和厢军工程营,都由你一力主之,朕之大事,都倚卿实心规划,你,要注意自己的身体!”

张佳木是斜坐在皇帝之下,很年轻且有朝气的脸孔,留着胡须,但并不长,所以脸庞还略显稚气,就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大臣,拳打脚踢,居然到了皇帝当面说出深为倚重的话头来,这也算是一个天大的奇迹了。

向来中国传统,说是有甘罗十二岁为相,但能权秉天下的人物,无不是老成精干,是人尖子也是老狐狸,才能担当大任。原因也很简单,不是说聪明就有经验,亦不是说有了聪明和经验就有权势,总得慢慢经营,把自己的关系网盘的大了,活了,再有实际的能力,才谈得上做一番事业。

唯有张佳木是个例外,在皇帝和几个大臣的扶值下,也是自己的能力出众,所以上位极快,而掌权之后,迭逢政变,又是一而再,再而三的胜利,终使得自己到了如此高位,现在年纪轻轻,就是大明第一号的权臣,而皇帝也是忽略了年龄,如嘱咐年高德勋的大臣一般,很随口的,自然而然的就说了出来。

张佳木的脸色也确实是不大好,虽然还是神采飞扬的样子,但眼神中略有忧色,面色中也是带着掩不住的疲惫之色。

以皇帝看来,自是平时操心政务,这阵子太过劳累的原故。以张佳木这般的身体和年纪,居然操劳成这般模样,皇帝心中也是大为感动。

吩咐一句后,皇帝自己又向着近侍太监吩咐道:“去拿一支好人参来。”

近侍自是答应着下去,张佳木倒是躬身道:“臣的身体向来壮健,不需人参调理,皇上厚赐,臣不敢领。”

“什么话。”皇帝怫然不悦,道:“虽是你贡来的,但需着了我便赏你,咱们君臣之间,你还当不得一支人参么。”

“谢皇上圣恩。”张佳木起身谢了一谢,但脸色一变,突发感慨道:“臣为了皇上和国事,不怕身子劳损,但,如果身后总有人算计阴谋,甚至想要臣的性命,那么臣也实在是难以为继了。”

说罢,他站起身来,免冠跪下,口中道:“请皇上将臣革斥罢退,免官于家闲居,以全臣与皇上的君臣之义,也是保全臣之令名,请皇上开恩。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www.baquge.cc www.cwzww.com www.9kutxt.com www.shuhuangxs.com www.du8.org

相邻推荐:凰的男臣  第一野战军  那个男人的故事  随身空间之农女是特工  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  食品真相大揭秘(全本)  我躺平汉,漂亮老婆不肯离婚  官场现形记  卡奴  红衣男孩悬尸索魂的秘密:给福尔摩斯的信  分身人  孔子传  一胎三宝:妈咪请对爹地负起责  曼珠沙华之七世之约  从东莞到深圳:那些肢解我青春的移动美女  大唐风云录  冷玉蓝颜  迷失在康熙末年  末世之我的世界  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